政府采购是扶持中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就业、促进消费、提升产业竞争力等贡献不可忽视。政府采购是中小微企业走向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这些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实力。
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2019年,政府发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微企业承担政府采购应履行的条件和要求,制定政府采购服务机构竞争性谈判等进一步扩大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比重的措施。”政府在政策层面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融入市场,发展壮大。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措施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具体措施包括:
1. 订单分包
政府采购订单分包,将一项大型的订单分成许多小份,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中标其中一小份获得一定的订单,减少了市场的门槛和风险。
2. 采购服务机构竞争性谈判
政府可通过采购服务机构竞争性谈判的方法,选取服务质量好且费用合理的中小微企业完成采购任务。这样,中小微企业能够通过专业服务机构间接参与政府采购,降低参与采购的门槛。
3. 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的支持和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采购的风险。财政部门每年也会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帮扶工作,提升中小微企业资金透明度,扩大中小微企业在贷款、信贷等金融服务中的比重。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优势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带来了以下优势:
1. 增加订单来源
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具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和低门槛,企业可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交易平台,增加订单来源,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降低市场门槛
政府采购将中小微企业纳入固定内部供应商名单,与其它大型企业平等参与竞标。这种形式使中小微企业降低了市场门槛,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3. 增强市场信心
政府采购注重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采用公开竞标方式。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是一次增强企业市场信心的机会。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是政策与市场的“双奏效”,是中小微企业走向市场、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可以打开市场发展的局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实力,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及其部门购买劳务、物资、工程或者其他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采购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政府采购的发展和规范,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其中包括政府采购支持政策。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目的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尤其是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通过政策的支持,可以提高中小企业投标中标的机会,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内容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购优惠政策、采购分包政策、采购减负政策、采购技术创新政策等。
采购优惠政策
采购优惠政策是指政府采购中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优惠幅度的政策。根据《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可以规定中小企业有权优先中标,或者政府采购项目中规定招标条件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优惠费用。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优惠要求。
采购分包政策
采购分包政策是指政府采购项目中,按照某些原则将采购项目拆分为多个小项目,以便中小企业参与投标。政府可以将采购项目拆分为若干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各自独立招标。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和业务范围选取参与相应的小项目的投标,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
采购减负政策
采购减负政策是指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在政府采购中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减负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在采购项目中明确规定不需要中小企业提供保证金、保险等,或者要求中小企业提供的保证金、保险按比例降低。
采购技术创新政策
采购技术创新政策是指政府采购中对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在采购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对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有独立的评审标准和优先权。政府还可以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的出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参与政府采购。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我国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的参与比例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赢得政府采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除了政策的支持,政府采购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改进采购方式,提高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公正和合法性,减少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不公平竞争。通过政府采购的规范和优化,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推向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