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动态
  • 联系
    客服
  • 在线
    咨询
  • 服务
    热线
  • 微信
    公众号

宣城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突破100亿元大关 惠民政策助力职工安居梦

来源: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来源 2025-07-17

截至2025年6月,宣城市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83%,为支持职工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缴存规模的稳步扩大,也离不开近年来一系列惠民政策的精准实施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

一、归集规模稳健增长,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

2025年1-6月全市归集公积金18.98亿元,净增5806人,全市缴存职工27.7万户。经历年积累,全市累计归集公积金总额达386.52亿元,归集余额101亿元,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住房保障资金池。

从缴存结构看,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持续优化。2025年6月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缴存职工占比41.06%,非公单位占比达58.94%,中心在归集扩面上持续发力,推动公积金制度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延伸,惠及更多企业职工,不仅体现了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惠民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刚需与改善需求

中心近年来连续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形成了以“互提互助”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有效降低了职工购房压力。贷款年限延长是2025年新政的重要亮点。根据调整后的政策,缴存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退休年龄分别按男65周岁、女60周岁和55周岁核算;最长贷款年限从20年延长至30年。这一调整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延迟退休政策,为不同年龄段职工提供了更灵活的贷款选择。

首付比例下调显著降低了购房门槛。2025年1月起,宣城市将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调整为20%,实现首次、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均为20%。这一政策有力支持了改善型住房需求。

“互提互助”政策的持续优化成为宣城公积金特色。2024年3月首次推出该政策后,2025年1月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取消购房人须为公积金缴存职工的限制,取消购房类型须为新建商品住房的限制,实现异地购房与本地购房提取政策一致。2025年3月,政策再次升级,将“互提互助”覆盖到偿还住房贷款本息提取业务。

差异化支持政策精准满足特定群体需求。对符合人才引进政策的缴存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可在现行限额基础上增加20万元;对生育二孩及以上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增加10万元。

三、住房消费保障有力,支持安居成效显著

在惠民政策推动下,宣城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呈现健康发展态势,有力支持了职工住房消费需求。

提取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市提取住房公积金12.71亿元,从用途看,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比达74.14%,充分体现了公积金“取之于房、用之于房”的制度设计初衷。租房提取金额由2024年上半年的4731万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551万元,同比增长59.61%,政策对租房群体的支持力度加大。

贷款发放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市发放贷款1720户6.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5.48%。其中,发放商品房贷款925户3.79亿元,占同期贷款发放额的56.55%。从受益群体看,2025年上半年144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贷款金额占比89.72%,年龄40岁以下贷款金额占比88.82%,政策有效支持了中低收入青年群体实现“安居梦”。

四、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心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推动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线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网办提取占全量提取业务的50.76%,近半数缴存职工选择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业务。中心上线智能客服系统,多渠道进行业务热点问题答疑,不断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就近办”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中心与银行携手打造“公积金+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络,在既有服务大厅的基础上,发挥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依托各合作银行因地制宜增设住房公积金延伸服务网点,承接公积金政策咨询、业务查询、提取等服务内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全市已开通52个公积金“就近办”服务点,不断推进公积金业务好办、易办。

跨区域服务协同发展。2025年上半年,中心办理“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业务203 笔,发放长三角地区公积金贷款174笔7095.8万元,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公积金服务一体化。

创新信贷服务形式助力企业发展。中心创新“公积金+金融”的信贷服务形式,积极推动各受托银行根据《关于宣城市中小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等级评价的实施方案(试行)》出台相关激励措施,为评定等级A级以上企业发放公积金信用贷款,通过建立缴存行为与融资服务的联动机制,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归集余额突破100亿元的新起点上,中心将继续秉持“住房保障、服务民生”的宗旨,持续优化公积金使用政策,不断延伸宣传触角,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让更多惠企利民举措落地落实落细,为缴存职工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